划时代的袭筐利器!鹈鹕队的状元秀锡安威廉姆斯究竟有何特殊?
2025-04-28 00:37:52
一文读懂大宋王朝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宋朝经济发达,但政治上和军事上,却是历史上较为平庸的时期。政治腐败,官员冗杂;军事孱弱,重文轻武,整个宋代历史内忧外患不止,与大汉朝形成两个极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向游牧民族称臣的汉族政权,整个宋代历史读之令人愤恨,皇帝多懦弱,任用奸臣现象频发。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北宋皇帝相对较硬气,南宋的皇帝一代比一代昏庸。
宋代历史须由五代十国说起。
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各国相互攻伐长达近70年之久,直到一个叫赵匡胤的人出现,他在后周政权的建立与崛起过程中,屡立战功,深受信任,在后周恭帝即位后,成为备受仰仗的重臣。
公元960年,在奉命出兵抵御外敌的路上,被将士将黄袍披在身上,拥立成为皇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在赵普的帮助下,确定了结束乱世的方针,先后消灭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后,消灭了大部分的割据政权,几乎一统天下。
军事上,他害怕五代武将夺权之风再现,先是加强中央力量,通过杯酒释兵权,又解去禁军和地方藩镇的军权,解决了自唐朝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
政治上设立政事、军务,财政三大系统,直接由皇帝管理,再增加了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削弱宰相的权力。进一步的完善了科举制度,设立了一系列防止作弊和贿赂官员的行为。
在经济上重视农业奖励农桑,减轻徭役和赋税,并且花大力度治理黄河的水患。
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喝酒,第二天早上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死亡,既没有留下遗诏,也没有立太子,使得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缺少一定的合法性,为了稳定局势,宋太宗将宋太祖的母亲死后藏在金匮的书拿了出来,遗书上面记载了宋太祖的母亲命宋太祖传位给其弟赵光义。
经过两年皇位的巩固,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大展拳脚,公元978年,先是使用政治压迫,迫使吴越王和割据两州的陈洪进,献出土地,投降宋朝,一年后就攻灭了北汉,终于结束了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接着又对辽国发起进攻,战争初期接连收复了河北的两个州,后因宋太宗中箭受伤,大军撤离,北伐失败,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宋太宗接连对丁朝(即越南)和西夏发起进攻,都以失败告终。公元993年,四川爆发了王小波和李顺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一度占领了成都,建立大蜀,三年后被剿灭。(第二朝皇帝即爆发农民起义)
军事上虽然不理想,但是政治方面却有所建树,宋太宗扩大了科举规模,进一步的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改变了武人当政,确认了文官理政,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宋太宗死后,宋真宗即位,在宰相李沆的帮助下,勤于政事,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和贸易,使得北宋的经济进入繁荣期,虽然从继位的第二年开始,北宋的一些地方都有受到一定程度的或是自然灾害或是战火的波及,但是在宋真宗的及时振济下,百姓们大多得以存活,渡过难关。
公元1004年,辽国20万大军南下,除了在瀛州遭遇了一些抵抗外,辽军很快就抵达了澶州城下,直逼北宋的都城汴梁,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决定亲征,在宋真宗还在行军路上的时候,辽军的统帅萧达凛被射中头部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后来宋真宗抵达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在这样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宋辽签订和议,双方撤兵至战前状态,互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朝为数不多的平等条约。
宋真宗执政时期,户口增加了416万人,均的财富也增加了3倍多,社会经济繁荣,并且大量扩军,开河渠来抵御辽国,但在位后期,因为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虽然两个人都很有才能,也做出了一定的政绩,但大多数时候都在奉承迎合皇帝,宋真宗也开始沉迷于封禅,修建宫殿,劳民伤财。
公元1022年,宋正宗驾崩,宋仁宗赵祯即位,因为继位的时候才12岁,由皇太后刘氏垂帘听政,直到1033年的时候,宋仁宗才开始亲政,执政期间,西夏李元昊称帝建国,宋朝和西夏之间爆发了战争,初期屡战屡败,但随着任用大将狄青,平定了南蛮的叛乱,并击败了西夏的挑衅。最后签订了庆历和议,每年给西夏输送岁币。
政治上,在范仲淹、包拯等能臣的帮助下尝试进行改革,但因触及贵族官僚集团的利益而被停止。
宋仁宗死后,宋英宗赵曙即位,执政期间任用宋仁宗时期的改革派欧阳修、富弼等人解决一定的“冗官”现象;军事上,与西夏和辽国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战事;文化上,司马光专修资治通鉴,为后世提供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公元1067年,宋英宗病逝,宋神宗赵顼即位。执教期间,因为在宋太祖太宗时代,为了加强皇权,有很多新设立的机构官职,互相监督和分权,官职制度错综复杂而导致大量的闲官出现,也就是前面说的冗官的现象,虽然宋英宗改变了一些,但宋神宗仍然不满,开始推行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一波三折,勉强维持,变法的确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和耕地面积,但也加重了平民的负担,随着王安石操之过急,变化也变得治标不治本,一些措施也变得开始扰民,最后王安石被罢免。但宋神宗却接着改革官制,撤销那些只领空名不做实事的官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初以来混乱的官僚体制,奠定了北宋后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本骨架。
军事上,宋神宗征讨过交趾,大获成功,使得交趾不敢再侵扰宋朝,对西夏的用兵却不顺利,仍然延续的对西夏的纳贡协议。
宋神宗死后,宋哲宗赵煦即位,因继位时年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保守派,废除了新法,恢复旧法,形成了旧党。八年后,高氏去世,宋哲宗开始亲政,罢免的旧党,任用新党,接着推行变法。军事上,收复青唐地区,发动平夏城之战,大破西夏40万大军,使得西夏臣服。
宋哲宗死后,因为没有子嗣,他的弟弟宋徽宗赵佶即位。宋徽宗一朝可以说是宋朝的转折点,皇帝昏庸到一定的境界,。执教期间,对于国家的政务毫无兴趣,生活糜烂,所有的事务都交奸相蔡京处理,正直的大臣也被蔡京排挤出朝廷。
公元1118年,宋金两国决定共同攻辽,达成海上之盟。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宋朝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但没想到,宋朝的军队被辽军打败,公元1125年,灭掉辽国的同一年,金兵接着南下攻宋,宋徽宋即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也就是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在李纲等人的帮助下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随着金军二日南下,开封城再次被围。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宋钦宗和宋徽宗两人,和大量北宋后宫女眷都被掠到了五国城,两个人都死了金人的地盘,史称靖康之难。靖康之难是中原王朝的奇耻大辱!
但没想到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却成了落网之鱼,公元1127年在应天府(今商丘)继位称帝,重建宋朝,也就是历史上的南宋。
赵构也是个极其懦弱的皇帝,南宋良将很多,对金的战事也并没有皇帝所想的那么劣势,但他没有骨气!心里只想着偏安东南,却没想到也只能苟安一时。
执政初期的前三年,一直被南下的金军追杀,但从第四年开始,因为有吴阶、韩世忠、岳飞等名将和金军屡次作战,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开始在江南稳定下来。
不过连年的战争,军费开支过大,而且只能从百姓身上出,农民起义时常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是有没有进取心,猜忌岳飞越好,害怕两个皇帝回归夺权也罢,宋高宗决定向金议和,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称臣纳贡。
在治理国家上,高宗推行经界法,高宗在位36年,其中34年始终未对流民收租赋。在宋高宗的努力下,南宋的轻工业、文化产业、外贸、金融、海洋经济都非常的繁荣。
公元1162年,宋高宗厌倦了皇帝的生涯,传位给养子赵昚,也就是宋孝宗,宋孝宗在位期间,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国家,严惩贪污,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他还为岳飞的冤死平反,并且尝试北伐,虽然失败,但是改对金称臣为臣侄,启用主战派,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他被认为是南宋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
公元1187年,因为宋高宗的死,宋孝宗也逐渐开始的政治感到冷淡,两年后就禅让皇位给太子,
宋光宗赵惇即位,在位期间,因为性格懦弱,体弱多病,还对已经成为太上皇的宋孝宗猜忌,听取奸臣宦官的谗言,又让自己的皇后干政,在位五年就禅让皇位给宋宁宗赵扩。
宋仁宗即位的第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平衡扶持他上位的两个权臣的党派,分别是赵派和韩派。第二年韩侂胄的韩党胜出,开始专权。
九年后,公元1204年,宋宁宗听取韩侂胄的建议追封岳飞为鄂王,两年后削去秦桧的封爵,打击头像派,随后发动战争北伐,第一次战败,第二次战争持续了四年,双方都没有取胜。
执政后期,史弥远和皇后勾结把持朝政。
公元1224年,宋宁宗去世,宋理宗赵昀即位,前九年仍然是史弥远在专权,直到其死后,公元1233年,宋理宗开始励精图治,澄清吏治,整顿财政。又在同一年,北方的蒙古已经崛起,宋理中决定联合蒙古灭金,第二年金朝灭亡。金朝灭亡后,宋理宗想趁着河南空虚,出兵光复中原,但被蒙古军打了伏击,收复失败。北伐失败后,宋理宗开始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朝政也落入奸臣之手。
公元1264年宋理宗去世,宋度宗赵禥即位,他把军政大权交给奸相贾似道的手中,而贾似道也只与妻妾玩乐,好斗蟋蟀。但幸运的是,南宋军队在名将孟珙和余玠的指挥下,多次击败南下的蒙古人。更加幸运的是,在宋度宗即位的五年前,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的时候被宋军的弓箭射伤,死于军中,他的弟弟忽必烈本来也在与宋军作战,但得知消息后,便率军返回夺取大汗之位。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三年后宋度宗去世。宋度宗死后,四岁的宋恭宗赵㬎即位,但此时南宋的防线在元军的攻击下全面崩溃,执政系统已经瘫痪。两年后公元1276年在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南宋灭亡,但在投降之前逃出去的宋恭宗的弟弟赵昰在福州即位,也就是宋瑞宗,组成流亡朝廷。
公元1278年,宋瑞宗去世。宋末帝赵昺即位,一年后因福州、雷州全部失守,流亡朝廷迁到崖山,元军发动总攻,左丞相陆秀夫就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赵宋皇族800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至此宋朝彻底灭亡。
@简曰历史
2025-04-28 00:37:52
2025-04-28 00:35:36
2025-04-28 00:33:20
2025-04-28 00:31:04
2025-04-28 00:28:47
2025-04-28 00:26:32
2025-04-28 00:24:16
2025-04-28 00:21:59
2025-04-28 00:19:43
2025-04-28 00:17:27
2025-04-27 08:38:46
2025-04-27 08:36:30
2025-04-27 08:34:15
2025-04-27 08:31:59
2025-04-27 08:29:43
2025-04-27 08:27:28
2025-04-27 08:25:12
2025-04-27 08:22:56
2025-04-27 08:20:41
2025-04-27 08: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