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茵媺:从港姐冠军到荧幕女神的华丽蜕变
2025-08-04 05:49:01
投资心理学——什么是禀赋效应?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喜马拉雅收听《多财悦读》音频专辑)
“人们做出的选择很多时候是受到内心很多捉摸不定的逻辑框架影响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多财悦读!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投资心理学。自恋,或许是动物非常特别的情绪,比如人们通常会把自己看做“聪明且善良”的人,甚至自己的东西也会比别人的好。这种自我肯定对于构建每个人的小世界非常重要,但是这种情绪在一些时候也会给我们添乱。
禀赋效应
经济学家通过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做了一个实验,学生被要求按吸引力大小对奖品进行排名,排名最差的是钢笔,排名最好的巧克力棒。接着老师将钢笔给了全班一半的学生,另一半可以在其他奖品中进行选择。
然后老师告诉大家,如果大家愿意,可以有一个机会用自己手里的钢笔换成巧克力棒。但是大多数拿到钢笔的同学并不愿意交换。这就是禀赋效应,这种效应会造成认知偏差。
这很好理解,就像自己家里的一把椅子,虽然可能有点破,跟商场里新款的沙发比起来,或许那把承载着很多记忆和情感的椅子更有价值。
一件物品的实用价值+情感价值=感知价值。
在投资的时候也是一样。例如,在某个时间点上,投资者会做出购买基金的决策,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信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这个时候,投资者往往会过滤或减少负面信息,而保留正面信息。
经济学家曾经对投资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对于投资者在前一年股票基金上的收益,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去年收益是多少?二是,你去年跑赢大盘多少?
请注意,这两个问题问的都是实际的业绩和相对的业绩表现。如果投资者没有受到认知偏差影响,那么他们回忆的业绩均值应该与实际表现一致。
第一组参与实验的是建筑师,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但是他们对投资未必了解。12名建筑师对他们过去一年的投资业绩进行了回答,平均来说,他们对自己的投资收益比实际收益高出了6.22个百分点,他们认为自己比实际表现的好得多。
另外,要想跑赢大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股票投资者无法一直超越标普500指数,那么这些建筑师认为自己的业绩如何呢?他们评估出的跑赢市场的业绩比实际高出4.62个百分点。
第二组投资者是美国个人投资者联盟的会员,这是一个投资协会,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交易、投资信息和服务。一般来说,这些会员都受过良好的投资教育,那么这些投资者是否会高估自己过去的收益呢?
29名会员就其投资的57只股票基金做出了回答,这些投资者平均高估了自己过去收益3.4个百分点。对于自己的业绩相对于市场的表现也高估了5.1个百分点。即使这些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投资者,他们在回忆过去的收益时也表现出了过于乐观的现象。
不妨回忆一下,你是否曾经跟同事或者朋友聊到过自己的投资业绩,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决策框架
提出问题的方式,对于问题的答复或者决策的作出都有强烈的影响。
举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例子,同意的举手和不同意的举手,往往会收到截然相反的结果。经济学家做过这样一个研究,在美国,在拿到驾照的时候,会签署一个是否做器官捐赠的协议。
这是一个自由选择加入的决定,大约只有1/4的人签署了这个协议同意器官捐赠。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德国、英国和法国,而原因就在于协议的设计。
比如法国的协议是让每位司机主动取消器官捐赠,不希望器官捐赠的司机必须签署一份文件退出这项活动,结果器官捐献的参与率达到了90%。
协议的设计会给参与者的大脑植入不同的的决策框架,主动签署协议做器官捐赠,会让人联想到死亡,这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但是主动签署协议退出,会让人联想到,可能会有很多人会默认接受器官捐赠,而自己的主动退出,会显得自己是个自私的人。
这种逻辑推演在人们的脑海中慢慢发酵,产生了巨大的决策差别。
这种框架效应也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比如美国推行的401计划,类似中国的养老保险,这个计划最开始就是自由选择进入的方式,发现雇员的参与率只有37%。当改为自由选择退出的方式之后,参与率提升到了86%,新的框架对参与的决策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回避极端的心理
还有另一种框架,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那就是回避极端的心理。
就比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在高中低三个价格中,我们往往会选择中间的那个。同样是在401(K)的养老金案例中,经济学家需要雇员们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但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也没办法做出非常准确的回答。
经济学家就用选择题的方式调查人们的风险偏好,在第一个问题的框架下,有A、B、C三个选项,大多数人选择了B,这个选择是否是更贴近每个人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呢?
再看第二个问题,这次提供的选项是B、C、D三个选项。如果人们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决策,那么应该有更多的人选择B,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这次选择了C。其实,很多人选择中间的那个,只是因为这个选项看上去不是那么极端而已。
你看,人们似乎在被各种各样的决策框架愚弄了。也就是说人们做出的选择很多时候是受到内心很多捉摸不定的逻辑框架影响的。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觉察,但是这种固有的逻辑框架在无形当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再见!
-END-
往期推荐
一个人越是输不起,就越是容易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私信我领取经典必读电子书
来个转发、点赞、收藏
图文编辑:多财猫 | 文章来源:多财悦读
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2025-08-04 05:49:01
2025-08-04 05:46:46
2025-08-04 05:44:30
2025-08-04 05:42:15
2025-08-03 12:59:00
2025-08-03 12:56:44
2025-08-03 12:54:28
2025-08-03 12:52:13
2025-08-03 12:49:57
2025-08-03 12:47:41
2025-08-03 12:45:25
2025-08-03 12:43:10
2025-08-03 12:40:54
2025-08-03 12:38:38
2025-08-02 20:10:12
2025-08-02 20:07:56
2025-08-02 20:05:40
2025-08-02 20:03:24
2025-08-02 20:01:09
2025-08-02 19:58:53